第一作者:董佳雯(本科生)
通讯作者:吴静
发表期刊:Annals of Medicine
期刊5-Year Impact Factor:4.4(JCR Q1 中科院2区)
通讯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基础医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论文DOI:https://doi.org/10.1080/07853890.2025.2519682
一、成果简介
CD5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系统调节因子,它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在 T 细胞上表达,也是部分B细胞表面分子。多年来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CD5在控制免疫反应、免疫耐受、细胞存活和细胞凋亡方面发挥作用。此外,CD5还参与免疫疗法、检测病原体相关模型分子、控制炎症反应、预测肿瘤不良预后以及清除大分子。当免疫系统失去平衡时,就会出现免疫失常疾病,如感染、炎症、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综述CD5与免疫异常疾病相关的广泛生物学作用,通过阐明 CD5 在疾病中的相关作用明确疾病的模糊病理生理学,并为治疗免疫异常疾病提供新的途径和干预措施。
二、引言、图文导读和小结
免疫系统通过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执行防御、监视和平衡功能。CD5作为免疫系统的关键调节分子,是一种主要表达于T细胞和特定B细胞亚群(如B1a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核心的功能是负向调节T细胞受体(TCR)和B细胞受体(BCR)介导的信号传导,从而调控淋巴细胞的活化阈值。然而,CD5的功能远不止于此,它还参与维持免疫耐受、调节细胞存活与凋亡、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清除大分子物质,并在癌症免疫治疗中作为免疫检查点发挥作用。CD5展现了一种内在的“双重性”:既能抑制淋巴细胞过度活化防止自身免疫,又能在特定条件下(如抗感染)启动免疫应答。因此,深入理解CD5在免疫失调相关疾病(如感染、慢性炎症、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病)中的复杂作用机制,对于阐明这些疾病的病理生理学以及开发新的靶向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图1 CD5+ B细胞通过IL-6/STAT3通路促肿瘤,并通过GzmB参与免疫调节(源自论文Figure 1)
表1 CD5在免疫异常疾病中的多重作用
CD5在免疫相关疾病中展现出复杂的双向作用。它既参与抗感染(如识别真菌、调节病毒免疫)和抑制炎症(通过CD5⁺B细胞分泌IL-10),也在肿瘤微环境中促进进展(如激活IL-6/STAT3通路、预示不良预后)同时也可作为免疫治疗靶点(如抗体阻断、CAR疗法)。在自身免疫病中,CD5⁺B细胞的作用尤为矛盾:在SLE中兼具致病(产生自身抗体)和保护(分泌GzmB清除自身细胞)功能,而在RA和pSS中则主要驱动炎症和损伤。这些多重角色凸显CD5作为关键免疫调节分子的潜力,使其成为开发靶向疗法的重要对象,驱动着对其具体作用机制和调控网络的深入探索。
三、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简介
董佳雯,2021级临床医学本科生。“破检呈蝶”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产品研发团队核心成员,致力于科研成果转化,团队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省级以上科研竞赛1金2银。
吴静,杭州师范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病原学实验》等本科生课程,获马云教学优秀青年奖,校十佳班主任。从事自身抗体与自身免疫病等方向研究,主持国家级、省级等科研项目8项,发表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