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科大学毕洪凯教授做客博雅论坛

编辑:学科办 时间:2025-11-03 访问次数:0

2025年10月31日,海南医科大学毕洪凯教授应邀做客基础医学院“博雅论坛”,为师生带来题为《新型抗菌药物的创制与靶点确证》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由基础医学院徐勇昌老师主持,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IMG_20251031_140246_副本


毕洪凯教授首先分享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作为全球性重要病原体,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乃至胃癌等多种胃部疾病中发挥着核心致病作用。传统的四联疗法因Hp耐药性加剧面临严峻挑战,而Hp在特定环境压力下发生的球形变(螺旋杆状转变为球形的一种适应性生存状态),更容易导致治疗失败或复发。团队研究工作聚焦在含1,4-萘醌骨架的Napabucasin(NPB),探索其抗Hp活性。通过研究发现其对耐药螺旋形、球形及生物膜内Hp均有强效杀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50/90值低至0.016/0.031μg/mL,体内外抗Hp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疗法,且对肠道菌群影响小、耐药频率极低。报告主要围绕幽门螺杆菌脂肪酸合成酶FabX的催化机制,以及作为抗菌靶点的有效性的验证展开。


IMG_20251031_143324_副本


讲座结束后,毕洪凯教授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现场气氛活跃,学术氛围浓厚,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一次极具启发性的学术报告。


报告人简介:

毕洪凯,海南医科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特聘医学专家”等人才计划。日本国立千叶大学医药学博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博士后及研究科学家。长期致力于病原菌(幽门螺杆菌)致病耐药机理与抗感染药物药理研究,建立了国内领先的抗菌研发平台,获得30余个新型抗菌先导物/候选药物。创立“靶点确证—药物发现—多维度评价”全链条抗菌药物研发体系,相关药效评价技术等已服务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奥赛康药业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2015年回国以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等10余项国家、省部级及20余项横向课题;近年来以(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2025, 2021)、Science Advances(2023)、Advanced Science(2025)、Cell Reports Medicine(2025)和PNAS(2025, in press)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含日、美专利各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