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蓝素蛋白(Auracyanin,Au)是丝状不产氧光合细菌中发现的一类蓝铜蛋白,介导其循环电子传递链中替代复合物III和反应中心之间的电子传递。
为了阐明金色蓝素(Au)在电子传递中的作用机制,我们从光合玫瑰菌中提取并纯化出空气氧化的Au,并揭示了其传递电子的结构基础。首先我们通过光谱分析和酶活实验,测定了Au接受替代复合物III(ACIII)氧化甲基萘醌-4(MK4)或甲基萘醌-7(MK7)所释放的电子,并被还原的活性。进一步通过X-射线晶体衍射的方法解析了Au在氧化态2.2 Å和连二亚硫酸钠还原态2.0 Å分辨率的空间结构。整个结构包含2段α螺旋、8段β折叠和一个铜离子。在氧化态结构中,Cu2+与His77,Cys141,His146和Met151结合;还原态结构中,Cu1+结合口袋周围的两段loop(loop-A和loop-B)发生轻微的构象变化,Cu1+-Sδ(Met151)的距离增大了0.3 Å。根据还原和氧化状态结构的傅立叶差值图,我们发现Au接受的电子传递到了Cu1+、His77和loop-B周围。此外,结合N-端测序和质谱检测,我们发现Au可能通过N端一段富含甘氨酸的序列锚定在细菌的质膜上,在膜周质侧来回摆动铜离子结合结构域;而铜离子结合口袋周围一个保守的疏水表面,可能介导与ACIII和RC的相互结合,起到循环传递电子的作用。
此工作基于天然提取的Au在氧化态和还原态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综合催化活性、构象变化和Fourier差值分析,创新性地揭示了其传递电子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机制,为后续电子循环传递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硕士研究生王超和辛越勇副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徐晓玲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120-020-00709-y.
电邮:xuxl@hznu.edu.cn
电话:0571-28861723
邮编:31112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余杭塘路2318号
Copyright © 2021 杭州师范大学徐晓玲课题组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电邮:xuxl@hznu.edu.cn 电话:0571-28861723
版权所有 © 2021 杭州师范大学徐晓玲课题组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