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同济大学毛志勇教授应邀做客基础医学院博雅论坛,为师生带来了题为“DNA修复检测系统建立及其在衰老生物学中的应用”的精彩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由基础医学院朱栩栋教授主持,学院领导及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报告中,毛志勇教授分别在细胞及个体水平DNA损伤修复报告系统的建立,以及靶向调控DNA损伤修复在衰老和健康寿限中的应用做了三部分报告。首先,其研究团队基于可诱导Sce I体系,开发了DNA双链断裂(DSB)后同源重组(HR)修复以及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修复效率的报告系统,并利用该系统的高通量筛选平台鉴定出杜鹃素farrerol,并鉴定出其靶向的去泛素酶UCHL3参与HR修复效率的调节。其次,毛教授将细胞水平的报告系统延展到了动物水平,通过分别构建NHEJ reporter小鼠、HR reporter小鼠和基于Fireworker system和Breaker system的报告小鼠体系,发现儿童早衰症(HGPS)小鼠心脏中NHEJ修复效率下降介导DNA损伤加剧,机制上,磷酸化CHK2和AMPKa的核内互作及LKB1-AMPKa互作增强激活了HGPS小鼠心脏中FOXO3A促萎缩信号。第三部分,毛教授团队提出通过靶向DNA损伤修复延缓衰老,研究发现年老个体中NHEJ修复的效率以及准确性下降,NHEJ因子XRCC4和Lig4表达下降是年龄相关的NHEJ损伤的主要原因,而XRCC4和Lig4的过表达可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衰老(SIPS)。此外,新近研究发现裸鼹鼠cGAS与人cGAS四个氨基酸的差异决定了HR修复作用的差异,在细胞、果蝇等模型中分别诱导裸鼹鼠cGAS4mut足以改变细胞衰老状态和肠道稳态。
报告在毛教授与师生的热烈交流互动中圆满结束,大家对毛教授的精彩分享再次表达了诚挚感谢,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出色的创新技术和研究成果应用于衰老精准调控及长寿医学研究。